人民財評:經濟穩健前行 高質量發展特征更加鮮明


日前,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結構性調整壓力,國民經濟迎難而上、穩健前行。數據顯示,今年前6個月,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5.3%,主要經濟指標好於預期,高質量發展特征更加鮮明。
5.3%的增長來之不易,既展現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活力,也印証了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的前瞻性和精准性,更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創新投入持續加碼,高技術產業領跑工業。上半年經濟運行最突出的特征,是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與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培育。當前,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提升至約2.7%,已超過歐盟平均水平。據統計,今年前5個月,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總量近500萬件,增長12.8%。從航空航天到無人駕駛,一大批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並引發關注。一方面,催生新興產業。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、新技術、新業態茁壯成長並保持快速發展,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化落地加速推進,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比達10%,與發達國家相當。另一方面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。3D打印設備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43.1%、36.2%、35.6%,成為工業增長的核心引擎,智能制造轉型浪潮勢不可擋。在國家“兩重”“兩新”政策支持下,各地繼續推進傳統產業更新改造。除了積極對接“互聯網+”“數字+”“AI+”,還加快推進綠色轉型,提質增效。
內需潛力有序釋放,消費“壓艙石”作用凸顯。內需,特別是消費是促進GDP增長的主動力。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在“三駕馬車”的貢獻率中,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五成。隨著消費需求較快增長,服務消費佔比逐漸提升,服務零售額增速高於同期商品零售額。假日經濟效應凸顯,文體休閑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。消費模式和業態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,悅己消費、情緒消費等個性化消費方興未艾,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發力顯效,升級類消費更加活躍。線上線下零售深度融合,網絡零售快速增長,實體零售持續改善。同時,免簽“朋友圈”擴容帶動“中國游”“中國購”持續升溫。消費市場的回暖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。
宏觀政策協同發力,托底“穩”的態勢。上半年,得益於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效實施,投資需求穩中有升,有效投資持續擴大﹔外貿結構更趨優化,淨出口延續平穩增長態勢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,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實現平穩增長。
也要看到,當前,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,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,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加力鞏固。下半年,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好黨中央決策部署,堅定信心、保持定力,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,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,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。
相關鏈接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- 評論
- 關注